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-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-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-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-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

當前位置:高培商院 >> 高培資訊 >> 管理文庫 >> 瀏覽文章

中國EMBA教育十年思考:富人俱樂部還是事業(yè)加油站

作者: admin
2018年04月10日
閱讀人數(shù):


中國EMBA教育十年思考:富人俱樂部還是事業(yè)加油站


  2013年EMBA項目學費 長江商學院68.8萬元 北大國際59.8萬元 中歐國際工商學院56.8萬元 北大光華56萬元 清華經管學院56萬元 復旦管理學院56萬元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53.8萬元 人大商學院46萬元 廈大管理學院32萬元 禹躍昆制圖


  一次房產男富商與影視女明星的意外牽手,一種對EMBA女學員送房卡的真假描述,一個不斷被刷新的學費數(shù)字,讓EMBA教育儼然成為了一個娛樂話題。而公眾也不斷把富人俱樂部、有錢人的游戲、圈層教育等標簽貼到它的身上,加之媒體持續(xù)發(fā)酵,在爭議聲中,中國EMBA教育迎來了尷尬的十歲生日。

  在高校各大管理學院紛紛舉辦各自的EMBA十年慶典時,我們該怎樣審視中國EMBA教育的過去、現(xiàn)在以及未來呢?

  應運而生

  【從2002年開始的第一批30所高校2000多人的招生數(shù)量,到現(xiàn)在60多所院校每年上萬人的規(guī)模,EMBA教育在過去十年中異軍突起】

  EMBA,即Executive MBA,直譯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,主要指針對企業(yè)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人員的在職碩士培養(yǎng)。與MBA教育培養(yǎng)是為了培養(yǎng)畢業(yè)生使其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就業(yè)崗位不同的是,EMBA教育的成功是凝聚了一批真正的企業(yè)家和管理者。

  EMBA教育起源于美國,由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于1943年首創(chuàng)。國外EMBA教育已經走過了70年的歷程,發(fā)展至今已日臻成熟。而中國的EMBA教育則始于2002年。

  2002年7月24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(fā)出《關于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工作的通知》,正式批準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(招生辦)、復旦大學等30所大學試點開辦EMBA教育,由此在中國大陸開啟了全中文EMBA教育的先河。

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通知中指出,“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工作,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動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對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,積極探索和完善具有我國特色的MBA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。”

  我國EMBA教育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,國家賦予培養(yǎng)院校招生、錄取和培養(yǎng)方式上較大的自主權,使EMBA教育基本上與市場的實際需求接軌。因此,雖然中國EMBA發(fā)展較晚,但在過去十年里發(fā)展迅速。十年間,我國EMBA教育進行了3次較大規(guī)模的調整與擴容:

  2004年,國務院學位辦批復同意北京大學擴大EMBA招生規(guī)模,從2005年開始每年增加100個招生指標。

  2009年,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2所高校為新增EMBA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培養(yǎng)單位。

  2009年,國務院學位辦對EMBA教育有關招生工作加以說明:從2009年始,批準北京大學等10所院校年招收EMBA的限額為400人;北京交通大學(微博)等20所院校,年招生限額為200人;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2所院校,年招生限額為100人。

  總體看來,從2002年開始的第一批30所高校2000多人的招生數(shù)量,到現(xiàn)在60多所院校每年上萬人的招生規(guī)模,中國EMBA教育在過去十年中異軍突起,成為全球商學院各教育項目中最為突出耀眼的項目。

  “在短短的十年時間內,中國也許已擁有了世界上最多的EMBA學生,不論是全國總數(shù),還是單個學院的學生數(shù)量,都是最多的。”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“以清華大學為例,十年中EMBA學生累計近4000人。”

  2012年10月15日,英國的《金融時報》發(fā)布了2012年全球EMBA項目百強榜單。其中,7所中國內地商學院的9個項目列位百強。而在前十名中,有3個是中國內地商學院的EMBA項目,其中清華—INSEAD雙學位EMBA項目在全球排名第四。此前,這一榜單基本被美國、歐洲商學院所壟斷。

  為什么中國EMBA教育在短短十年內可以達到如此水平?錢穎一說:“有兩個主要原因。一是需求。中國的企業(yè)增長速度非常快,有許多40多歲的企業(yè)家和高層管理人員,在他們二三十歲的時候沒有機會學習,他們渴望學習。二是供給。中國的商學院抓住了這個機會,充分利用中國文化的因素進行創(chuàng)新,發(fā)展出有自己特色的EMBA項目。比如清華的EMBA,除了課堂授課之外,還有豐富的班級活動,并通過成立地方同學會,舉辦移動課堂、后EMBA國學班等活動,增加學生間、校友間的凝聚力,這使EMBA成為了一種終身學習方式,這在國外還不多見。”

  高昂學費是否物超所值

  【在一些企業(yè)家看來,高昂的學費就像身上的名牌西裝一樣。由于缺乏自我認知,心態(tài)浮躁,“讀EMBA讀到企業(yè)垮掉的不在少數(shù)”】

  “60萬元?那只是買了張入場券而已。如果連60萬元你都覺得力不從心的話,那我勸你還是不要讀。”一家大型企業(yè)的莊總對記者拋過來的“60萬元的學費是否過高”的問題嗤之以鼻。莊總目前正在讀一家知名商學院的EMBA課程。

  伴隨學生數(shù)量快速增加的,還有學費。

  在莊總看來,60萬元的學費就像自己身上的阿瑪尼西裝一樣,是象征財富的符號。和他抱有相同想法的富豪并不在少數(shù),對于他們來說,低學費反而會降低他們的身價。

  在一份由21世紀商學院競爭力調研委員會發(fā)布的《2012年度商學院競爭力報告》中,其中一項針對EMBA在讀學員在商學院選擇中最主要考慮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,選擇學校品牌和學校師資力量的人分別占41%和28%,而選擇學費額度的僅占4%。

  歐美游學、隔壁徒步賽、高爾夫賽等花樣繁多的班級活動背后是如流水般的花銷。對比之下,60萬元的學費只是“小數(shù)目”。

  回顧中國EMBA教育十年歷程,學費一直“漲”聲不斷。2002年,教育部(微博)公布的EMBA學費指導價為20萬元,相比起當時MBA的3萬多元學費,EMBA可謂是奢侈品。十年過去了,在國民收入大幅提升的背景下,高學費依然是EMBA的標簽。

  《福布斯》2012年選出了中國最貴EMBA項目,有5家商學院入選,分別是長江商學院、清華大學經管學院、中歐國際工商學院、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、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(微博),其EMBA學費均超過50萬元,最貴的長江商學院達到65.8萬元,是十年前學費的2.63倍。

  而2013年長江商學院春季班的學費又漲了3萬元:在長江商學院官網上,2013級EMBA班的學費是68.8萬元,再加上2000元申請費,總計近70萬元。據(jù)悉,長江商學院EMBA班2009年學費為52.8萬元,2010年為58.8萬元,2011年為62.8萬元,2012年為65.8萬元。

  “商學院應該注入道德的血液,歷來偉大的企業(yè)家都是崇尚節(jié)儉的,現(xiàn)在的商學院更應該重視企業(yè)家精神的培養(yǎng),而不是一味鼓勵豪奢。”華圖教育集團總裁易定宏說。

  “在這個圈子里混,是需要點定力的,讀EMBA讀到企業(yè)垮掉的不在少數(shù)。”在易定宏看來,原因就在于攀比。商學院重新定義了“同學”的概念:在單純、美好的平等心理暗示下,不同層次的人坐在了一起,同質不同量的身家名望也被拉平了。一些企業(yè)老板由于缺少自我的定位和認知,心態(tài)浮躁,這山望著那山高,最后讀了半天就變成了攀比財富,再也無心做企業(yè)了。

  與此同時,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(xiàn)象是EMBA學費的差距之大:從最高的65.8萬元到最低的十幾萬,相差近4倍。一位業(yè)內人士告訴記者,各管理學院在師資力量、品牌價值、課程設置、同學層次的迥異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巨大差異。

  在不斷高漲的學費下,各個管理學院對學員也越來越“精挑細選”起來。

  2012年10月底,中山大學宣布將于11月底開設后EMBA教育超級富豪班,要求報名者是50億以上身家的企業(yè)掌門人。盡管后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助理靳翔鵬澄清,“不存在針對身家50億以上企業(yè)家開辦所謂富豪班,而是面向大中型企業(yè)管理人員開辦的后EMBA班”,但此事仍引起社會議論紛紛。

  在對學員的“精挑細選”下,有些條件似乎變得模糊起來。在EMBA招生過程中,就曾有個別學校招收的EMBA學生大專生所占的比例超出了國務院學位辦關于“大專生所占的比例不得超過10%”規(guī)定的界限。

  2010年,《福布斯》首次對中國商學院EMBA項目進行的調查顯示,EMBA學員選擇讀EMBA的主要目的,除了學習企業(yè)管理知識外,更重要的訴求是尋找未來潛在的商業(yè)合作伙伴和商業(yè)機會。通俗地說,讀EMBA,求的不是學,是人脈。

  當然,不可否認的是EMBA高昂的學費也為高校其他形式的教育帶來了回報。大部分商學院把EMBA課程剩余收入中的一部分上繳給學校,再由校方統(tǒng)一用于彌補本科、普通碩士等相對來說經費不那么充足的教學項目。據(jù)了解,清華經管、北大光華的EMBA項目收費40%要上繳學校。這是國際教育的通例,也算是一種教育資源、社會利益再分配的體現(xiàn)形式。

  國際化的師資與教育背景,成為高學費的主要成本。一方面掛靠在知名院校的商學院附加價值巨大,另一方面,授課老師以國外名校華裔教授為主,授課地點也往往分布于全國各地,成本較高。錢穎一告訴記者,所謂高學費是需要一個參照系的,相比于國外,中國的EMBA項目仍然相對“廉價”,“與我們合作辦學的INSEAD商學院(歐洲工商管理學院)曾多次要求我們的清華—INSEAD雙學位EMBA項目漲價,因為我們雙學位EMBA的收費只是他們單學位EMBA的三分之二。”

  應運而生

  【從2002年開始的第一批30所高校2000多人的招生數(shù)量,到現(xiàn)在60多所院校每年上萬人的規(guī)模,EMBA教育在過去十年中異軍突起】

  EMBA,即Executive MBA,直譯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,主要指針對企業(yè)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人員的在職碩士培養(yǎng)。與MBA教育培養(yǎng)是為了培養(yǎng)畢業(yè)生使其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就業(yè)崗位不同的是,EMBA教育的成功是凝聚了一批真正的企業(yè)家和管理者。

  EMBA教育起源于美國,由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于1943年首創(chuàng)。國外EMBA教育已經走過了70年的歷程,發(fā)展至今已日臻成熟。而中國的EMBA教育則始于2002年。

  2002年7月24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(fā)出《關于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工作的通知》,正式批準了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等30所大學試點開辦EMBA教育,由此在中國大陸開啟了全中文EMBA教育的先河。

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通知中指出,“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工作,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動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對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,積極探索和完善具有我國特色的MBA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。”

  我國EMBA教育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,國家賦予培養(yǎng)院校招生、錄取和培養(yǎng)方式上較大的自主權,使EMBA教育基本上與市場的實際需求接軌。因此,雖然中國EMBA發(fā)展較晚,但在過去十年里發(fā)展迅速。十年間,我國EMBA教育進行了3次較大規(guī)模的調整與擴容:

  2004年,國務院學位辦批復同意北京大學擴大EMBA招生規(guī)模,從2005年開始每年增加100個招生指標。

  2009年,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2所高校為新增EMBA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培養(yǎng)單位。

  2009年,國務院學位辦對EMBA教育有關招生工作加以說明:從2009年始,批準北京大學等10所院校年招收EMBA的限額為400人;北京交通大學等20所院校,年招生限額為200人;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2所院校,年招生限額為100人。

  總體看來,從2002年開始的第一批30所高校2000多人的招生數(shù)量,到現(xiàn)在60多所院校每年上萬人的招生規(guī)模,中國EMBA教育在過去十年中異軍突起,成為全球商學院各教育項目中最為突出耀眼的項目。

  “在短短的十年時間內,中國也許已擁有了世界上最多的EMBA學生,不論是全國總數(shù),還是單個學院的學生數(shù)量,都是最多的。”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“以清華大學為例,十年中EMBA學生累計近4000人。”

  2012年10月15日,英國的《金融時報》發(fā)布了2012年全球EMBA項目百強榜單。其中,7所中國內地商學院的9個項目列位百強。而在前十名中,有3個是中國內地商學院的EMBA項目,其中清華—INSEAD雙學位EMBA項目在全球排名第四。此前,這一榜單基本被美國、歐洲商學院所壟斷。

  為什么中國EMBA教育在短短十年內可以達到如此水平?錢穎一說:“有兩個主要原因。一是需求。中國的企業(yè)增長速度非常快,有許多40多歲的企業(yè)家和高層管理人員,在他們二三十歲的時候沒有機會學習,他們渴望學習。二是供給。中國的商學院抓住了這個機會,充分利用中國文化的因素進行創(chuàng)新,發(fā)展出有自己特色的EMBA項目。比如清華的EMBA,除了課堂授課之外,還有豐富的班級活動,并通過成立地方同學會,舉辦移動課堂、后EMBA國學班等活動,增加學生間、校友間的凝聚力,這使EMBA成為了一種終身學習方式,這在國外還不多見。”

  曾經的“賣點”面臨考

  【有專家認為,EBMA是營利性教育項目,應歸為非學歷教育,這樣可以避免學校“販賣”文憑,同時可以引導學員更關注教育培訓本身】

  “EMBA的授課有一個特點,先講課的老師占優(yōu)勢,后面講的內容前面的教授或多或少都講過了。”莊總說,比如說管理學概論、公司戰(zhàn)略管理、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與企業(yè)管理等課,里面有很多關于企業(yè)管理的內容都是重復的。

  “對于EMBA課程而言,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課程的統(tǒng)一設計與整體研發(fā)。”在從事教育培訓十余年的“行家”易定宏看來,EMBA未來的發(fā)展還是在于課程的研發(fā)與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
  他認為,EMBA的教師一般都是名師,他們日程緊張,所在地點分散,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講各的,沒有形成系統(tǒng)化、科學化的課程;另一方面,學員也比較分散,與老師的溝通不充分,反饋與建議又沒有得到及時跟蹤與調整。

  錢穎一認為,開辦之初的EMBA課程體系基本上是從MBA課程發(fā)展而來的,不可避免地存在同質化傾向,但是EMBA學員的構成、素質都在發(fā)生著巨大變化,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(fā)展和學員的要求。因此,在十年的時間里,中國商學院在EMBA教育的課程體系、標準配置、師資力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在一直積極探索、不斷調整。

  中國EMBA教育開辦了3年后,國務院學位辦曾在2005年至2007年之間,對首批30所試辦EMBA教育的院校進行了EMBA專業(yè)學位教育評估。在“漏洞和不足”一項中,排在第一位的是:一些學校對EMBA教育項目缺乏整體設計,在辦學理念、課程及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設置、管理制度及執(zhí)行之間有脫節(jié)現(xiàn)象。究其原因是對EMBA教育辦學規(guī)律的認識缺乏深度。

  針對評估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,國務院學位辦2007年12月28日轉發(fā)了由全國工商管理碩士(MBA)教育指導委員會制定的《關于EMBA培養(yǎng)過程的若干基本要求》。該要求對EMBA教育的管理體制、招生管理、課程設置和學分要求、論文撰寫指導和答辯、教學管理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規(guī)定。

  但在執(zhí)行過程中,一些高校也出現(xiàn)了違反規(guī)定、執(zhí)行參差不齊的情況。2009年,國務院學位辦就對中山大學等10所高校在2007年、2008年EMBA招生中出現(xiàn)的違規(guī)行為進行了通報,并要求限期解決,否則將停止EMBA招生授權。

  一直以來,EMBA教育的另一個“賣點”,是國際化和案例教學,但EMBA發(fā)展至今,這一“賣點”也在經受考驗。

  “請了幾名留美或華裔學者來授課,并不意味著就是國際化了。”在易定宏看來,目前EMBA所謂的國際化,主要是師資的國際化,“我認為國際化應該是一種綜合的國際化,包括教師的國際化、學員來源的國際化、學員去向的國際化、教學范圍和方式的國際化。”

  在國務院學位辦進行的EMBA專業(yè)學位教育評估中認為教學效果最好的教師中,畢業(yè)生所在學校的教師得票數(shù)占總票數(shù)的55.8%,境內非本校教師得票數(shù)占18.8%,兩者合計約為75%;EMBA項目聘請的港澳臺教師得票數(shù)占5.7%,外籍教師得票數(shù)占總票數(shù)的19.7%,兩者合計約為25%。

  “希望授課教師少生搬硬套講一些西方理論,有些在中國行不通。”一位曾就讀于哈爾濱某高校EMBA的醫(yī)藥行業(yè)老總說,盡量多講一些符合中國實際情況、能解決企業(yè)實際問題的東西。他認為,EMBA課程應增加案例教學的比重,案例要不斷更新,更多地采用中國企業(yè)管理的實際案例,可以把EMBA同學的資源利用起來,將一些真實、新鮮的材料作為案例帶進課堂進行分析研究。

  步入先進還需二十年

  【請了幾名留美或華裔學者來授課,并不意味著就是國際化了,國際化應該是一種綜合的國際化】

  談到中國EMBA教育的未來時,相對于國際化,很多專家和EMBA學員則更加看重本土化。

  “相比于國外,中國的EMBA教育最大的優(yōu)勢是本土化。”易定宏說,未來中國的EMBA教育,必須聘請了解中國文化的華人優(yōu)秀教授授課,必須針對中國企業(yè)生存的外部環(huán)境和中國文化特征,不斷改進課程設置、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,“只有實現(xiàn)了本土化,才能實現(xiàn)國際化”。

  錢穎一認為,不斷強化課程的研發(fā)與創(chuàng)新、深化對EMBA教育辦學規(guī)律的認識,是EMBA未來的生存之道。“尤其是要充分挖掘中國文化中的優(yōu)秀元素加入到未來EMBA教育當中,打造有中國特色的EMBA教育。”

  “清華經管學院在2012年12月率先進行了探索,發(fā)布了由‘天’、‘地’、‘人’、‘通’四大課程模塊構成的EMBA全新課程體系。”錢穎一說,這四大模塊的稱謂就映照了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“清華EMBA教育希望帶給企業(yè)和企業(yè)領導者的新境界是: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、會通。”

  “過去西方教東方,未來東方也可以教西方。”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說,頂尖商學院未來的發(fā)展將會更加強調東西方的雙向交流。

  有的專家則把對EMBA教育的整體設計與定位,看作是限制其未來發(fā)展的瓶頸。

  “EMBA教育應該由學歷教育歸為非學歷教育。”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,也就是把EMBA教育歸為繼續(xù)教育范疇。這樣,EMBA應由面向社會的大學繼續(xù)研修機構來承擔,而不是由承擔學歷教育的大學管理學院來負責。學員可以接受培訓,但沒有碩士學位,也無研究生學歷。這可以避免學校用這類教育進行文憑販賣,同時也可引導學員們關注教育培訓本身。

  在熊丙奇看來,目前EMBA教育存在兩個問題:一是學歷教育包括高等學歷教育,具有較強的公益色彩;而非學歷教育的培訓,從本質上說,是營利性教育項目。由學歷教育機構開展非學歷教育,會讓學歷教育也染上濃重的商業(yè)色彩。二是由于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監(jiān)管主體不同,誰來對非學歷教育進行監(jiān)管?會不會在這一過程中,出現(xiàn)國家教育資源流失的問題?另外,非學歷培訓的財務管理是否透明,會不會出現(xiàn)將其歸入單位小金庫的問題?這些都值得警惕。

  作為一個中國管理教育特殊而不可分割的部分,EMBA一直都是在成就和問題中“摸著石頭過河”。在獲得國際認可的同時,中國EMBA應該保持理性的態(tài)度,在本土化和國際化交替發(fā)展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,打造中國特色、中國品牌的EMBA教育。

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表示:“總體而言,中國的管理教育還處于發(fā)展中國家水平。個別管理學院的排名進入世界前列,并不意味著管理教育已經由‘美國時代’進入‘中國時代’,如果中國想有一批商學院在管理研究與教育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,至少還需要20年。”

  記者 禹躍昆 實習生 劉博智

  鏈接

  EMBA十年發(fā)展大事記

  2002年7月24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(fā)出《關于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工作的通知》。

  2005年9月28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(fā)出通知,決定對北京大學等30所試辦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的院校進行合格評估。

  2007年2月7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達了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評估的結果。此次參加評估的30所院校的EMBA項目全部合格。

  2008年9月16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、教育部組成了第四屆全國工商管理碩士(MBA)專業(yè)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。

  2009年6月9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2所高校為新增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(EMBA)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培養(yǎng)單位。

  2009年6月17日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對EMBA教育有關招生工作加以說明,從2009年始,批準北京大學等10所院校年招收EMBA的限額為400人;北京交通大學等20所院校,年招生限額為200人;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2所院校,年招生限額為100人。
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| 欧美激情首页| 久久久美女视频| 国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小说 | 在线免费看片网站| 老人毛片|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| 大美女香蕉丽人视频网站| 亚洲成人在线播放视频| 日本最黄视频| 免费a级毛片网站| 视频在线观看国产|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|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| 日本免费黄色网| 污免费网站|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|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|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| 一级黄色在线观看|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| 国产一级α片| 黄色一级短视频|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91网站|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线精品| 丰满的日本护士xxx|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黄| 国内毛片|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| 国产男女视频在线观看| 91精品一区二区| 久99久爱精品免费观看视频|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| 97综合久久| 日本护士xxxx黑人巨大|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免费|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|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| 国产成人a一区二区|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|